博览五千年 塑造当代贤
——澳门新浦京665535com师生赴湖北省博物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23年5月4日下午,澳门新浦京665535com2021级和2022级研究生团支部的23名团员在院团委书记高添璧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展示荆楚文明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湖北省博物馆团委书记石绘雯及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我院青年学生参观了曾侯乙墓、越王勾践剑、楚国八百年及梁庄王墓等多个展厅,以历史文物为切入点,充分了解了中国古代自然及人文历史,直观感受传统匠人精湛的工艺技术及高级的审美趣味,深刻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兼容并包、踔厉奋发、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中西文化友好交流的价值观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切实增强了我院青年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随后澳门新浦京665535com师生在省博西馆观看了沉浸式全息剧《遇见·楚庄王》,该剧将历史与科技相结合,利用全息成像技术,巧妙地运用“虚拟场景+真人”或“虚拟人”的模式,带领观众进入楚庄王时代的历史画卷之中,阐释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重视德行、止战爱民等美好品质,我院师生观影后深感历史变迁与和平不易,明确了当代青年必须秉承和平发展的理念不懈奋斗。
最后,师生们来到省博天籁厅与省博青年职工一起开展了“乐玩编钟”社教活动,双方结合博物馆社会教育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我院三位同学分别从中小学教师的角度、教育管理及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社会大众的角度对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此次行走的团课,各位团员看到的是文物,领略的是历史,感受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大家感触良多:
2022级教育学硕士生张慧莹:
近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光大身边的文化资源。作为澳门新浦京665535com的学生,我们更要树立文化传播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将文化传播的主动感和文化自信的信念与自己专业结合起来。通过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我看到在今天信息化时代,我们博物馆的建设很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比如我们线上预约、全息剧目等。基于此,我觉得要从科技和人才两方面加强博物馆建设,使我们的文化资源更多更好更深刻地走进大众世界。
2021级教育学硕士生勾馨悦:
本次团课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体验“乐玩编钟”,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创意的社教活动。博物馆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沉浸式体验条件,要想做好社教,可以采取其下方式:第一点是要做好馆校联动,制定常态化的交流机制。第二点是可以邀请专家来开办讲座,或邀请专家来做研学活动的导师,提升专业性。第三点是可以挖掘特色,打造品牌研学活动,如利用省博的特色,依据编钟开发传统音乐主题研学课程;依靠越王勾践剑等重量级的文物,打造考古文博主题研学课程;采取模拟考古、与专家携手修复文物、古代手工技艺体验等方式设计课程;也可以设计学习单,用学习单把博物馆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标注出来,这其实是成本比较小、也比较有效的一种社教方式。

2022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生马田田:
一件件工艺精湛、无与伦比的文物,呈现了我国古代高度的礼乐文明与卓越的科技成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有序”“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不禁让我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之前说过的“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传承创新是每位师生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或许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首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在传统文化讲述中融入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元素,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形象化。其次,利用传统节日等开展丰富多样的仪式活动,在仪式中融入文化元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文化传承创新,教师是先行者。若想让学生与文化共情,教师首先要共情。学生具有向师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唯有教师做到热爱、深谙传统文化,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带动学生热爱、传承传统文化。
文:高添璧 肖利娟 张慧莹
图:张羽芝 易美玲